本帖最后由 記憶定格 于 2020-5-24 09:56 編輯
最近拍攝遇到一個問題,拍攝過程濾鏡落灰了,后面拍平場奇跡般地又沒了,估計是濾鏡輪轉動的過程中灰塵掉落了,所以平場是沒辦法解決這粒灰了,所以采用人工平場的方法盡量去除,接下來介紹一種使用PI與PS制作人工平場的方法,可能比較復雜,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方法
準確的平場與原圖,可以完美校準
一般平場包含了望遠鏡結構的減光信號、灰塵造成的減光信號等,我們在這里只討論如何提取灰塵信號并降其去除,一般結構減光信號可以通過正常的平常去除,并且大部分的灰塵信號也會去除,我們這里討論的是在平場不準的情況下提取剩余的灰塵信號。
整體思路是這樣的:原圖線性拉伸——導入PS——污點修復涂抹星點——降噪——得到灰塵信息——導入PI——還原原始亮度(圖1)——DBE提取背景(圖2)——背景(圖2)灰塵部分替換為灰塵圖(圖1)——得到背景+灰塵信息(圖3)——原圖減去圖3
詳細過程: 因為我們要導入到PS中涂抹掉星點,所以首先對原圖做線性拉伸,使得原圖中的星點較為明顯,重要的是記住shadows與Hightlights的數值,方便之后還原
不用擔心主體過曝,因為我們只用背景有灰塵的一小部分,線性拉伸后儲存為TIFF格式導入到PS,注意儲存為16位,使用污點修復畫筆工具把灰塵附近的星點涂抹掉 大概涂抹成這樣就可以
降噪,可以多做幾次
儲存,導入到PI
然后需要將這張圖的亮度還原到之前的狀態得到(圖1) 具體操作方法是:拉伸后的圖*(Hightlights-shadows)+shadows 還原后的圖
使用DBE提取背景,注意參考點不要選在灰塵上,得到背景圖(圖2)
把之前提取的背景中的灰塵位置替換為灰塵信息圖 具體操作方法: DBE做出來的圖與原圖分辨不同,不是很清楚為什么算法是這樣的,這就要求我們進行重采樣統一分辨率,重采樣工具在PI中為Resample,取消比例限制填寫目標分辨率就可以
建立一張與圖1分辨率相同的純白圖(Pixelmath公式填1,小三角拖到目標圖)
圖1復制一張(圖1_C),打開克隆圖章工具,先點擊目標圖(圖1_C)再點擊克隆源(純白圖)
將圖1_C灰塵涂白,再使用RangeSelection工具提取涂白部分(可以加一些Smoothness使得過度平滑),作為背景圖(圖2)的蒙版
將背景圖灰塵部分替換為灰塵圖 Pixelmath公式填灰塵圖名稱,下方選擇Replace target image,小三角拖入帶蒙版的背景圖完成替換,得到背景+灰塵圖(圖3)。
最后只需將原圖減去背景+灰塵圖(圖3)即可去除灰塵(為了避免背景死黑可以加一個很小的bias數值,這個數值可以參考原圖的背景亮度水平)
其實最后校準完還是有點痕跡,可以通過調整蒙版的邊緣或者做DBE的參數來調整
可能有些地方表述不是很清楚,可以結合視頻: 歡迎關注
|